|
|
長洲漫遊
當你身坐渡輪上,船兒慢慢駛離維多利亞港港口,半新還舊的西環景象,隨波而去,遙望左面遠處,你會見到三支高聳入雲的煙囪,那就是南丫島所在。而在渡輪兩旁,不時看到往來港澳的雙體船在來回穿插。三兩知己,結伴同行,閒談間,約半句鐘多一點,便已踏入長洲的範圍了。那是長洲的北部 大貴灣(前稱大鬼灣),當船隻開始轉慢速時(因要轉彎駛入避風塘),只見兩旁停泊著大小漁艇,排列得井井有條。海風迎來,散發著漁村的特有氣味,令人立時想起美味的海鮮呢。 登岸後,碼頭左右兩旁,一棵棵青蔥翠樹,沿著岸邊,像在列隊向你歡迎。在左前方,一個個租賃渡假屋小檔的檔主們均手持名片笑臉迎人地向你推介她們的設置。如果你打算在此渡宿一宵的話,建議你於此時就要作出決定,先解決了「住」的問題,你便可以安心遊覽長洲了。相反,沒有打算過夜的,不妨順手接下名片,以備不時之需。由碼頭向左續行,沿途你會看到不少食肆,有中式、西式,印(度)式、台式;有小食店、快餐店、涼茶舖;更有售賣紀念品、飾物、手工藝創作,甚至拖鞋便服、超級市場等等。「食」的問題,在長洲是不用擔心的,只怕肚皮的承受能力。約十五分鐘,便到達了北帝廣場,廣場前方為一小型足球場,側面有小型兒童遊樂場;後方有籃球場。在籃球場盡處,拾級而上,便是北帝古廟(玉虛宮),此廟歷史悠久,相關資料極多。 在廣場附近,有不少租賃單車的店舖,如一時技癢,時間又許可的話,可以租一單車(更有家庭式、情侶式可供選擇;不懂騎單車的小朋友,可租四個輪滴),於廣場海旁,向北踏去,經過製冰廠、長貴村、污水處理廠,直達大貴灣。一路清風送爽,鳥語花香,其樂無窮。午後開始,廣場沿海旁,直至碼頭附近一帶,海鮮飯店林立,島民及遊人每喜於此,享受一頓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之露天式的午膳或晚飯。還可以自來海鮮,由飯店代烹。然後閒坐其中,或欣賞避風塘特色,或欣賞日落、晚霞美景;或與星月對談暢飲。海風徐徐撲面而來,當令你煩惱盡消。 由北帝廟折回,可沿北社街往南行,至新興街口,然後轉左向東行,便是聞名海外之東灣海灘,左端為渡假村。海灘呈半月形,全長約四百米,水清沙幼,有浮台三個,外有防鯊網,泳客大可安心。每當夏日,洲民及遊客均擠到此灘,嬉水、暢泳;堆沙、日光浴,划獨木舟、玩風帆,各適其式。直至黃昏才拖著一身疲累但舒暢的身軀,帶著一面黝黑卻健康的歡愉離去。沿東堤路,還有滑浪風帆紀念公園、籃球場、青年中心、兒童遊樂場、南蛇塘室內體育館等其他玩樂設施。在東灣之毗鄰,還有一個比較細小,但也設有浮台及防鯊網之觀音灣供暢泳,更設有燒烤場,可供作野火之樂。 在觀音灣與東灣之間,有三星級之渡假酒店,依山面海而建,超級無敵海景,既可晨觀日出,又可晚賞星月。而設備齊全,收費合理。在酒店向海之路旁,有一被列為香港八大石刻之一的鐳紋古石刻。據考證,其年代可追溯至青銅時代(即公元前1500-211年)。該石刻為不規則之幾何圖形,但含甚麼意義,則要向專家請教了。不妨行近,細心觀察、研究。觀音灣後有觀音廟,又稱水月宮,建於光緒年間或者更前,因有碑文刻示曾於光緒24年重修。每逢觀音誕,進香者眾。若時間未能繼續行程,可於此處按路標指示折回,經一小段斜坡至觀海亭,貼左而行,長洲山頂球場就在眼前,球場建於山谷中,其中央為標準之小型足球場,圍繞球場則為全天候跑道,另有籃球場、跳遠場(可作打門球用)、兒童遊樂場、更衣室及浴室等。每天清晨,不少長者在場內,播著音樂耍太極拳、劍、扇等;打六通拳者有之;緩步跑者有之,繁繁種種,可謂各適其適。難怪長洲老人家之比例,居各離島之冠。沒有被污染的無煙小島,居民生活寫意,豈有不長壽之理! 沿球場向前行約百步,於左處有一關公忠義亭,亭內之末端為供奉關雲長之廟宇,廟內除有關帝像供善信參拜之外,尚有以透明膠箱存放著一排長近二米之魚骨(俗稱龍骨),共30多節,頗為完整。據聞是有漁民於出海作業時,經三撈三棄而得,似為天意,故經處理後送到廟中,侍奉關聖帝君,與北帝廟玉虛宮之「龍骨」及「寶劍」有異曲同工之妙。廟雖細小,但佈局精妙,遍植奇花異卉,當中更有數株由台灣移植過來之櫻花樹,每當櫻花盛放之季節(約為春節前後),增添亭內春色,遊人多視為難得之「沙龍」對象。亭前右方有兩小路,均可下山,重踏長洲之心臟地帶,可祭「五臟廟」或閒步購物,悉隨尊便。(全程約二至三小時) 剛才在觀音廟後,如時間及體力許可的話,可在愛暉營(於半山,而山頂則為明暉營 明愛機構之渡假營地)前,沿山腰之麻石小徑,向芝麻坑、花瓶石、人頭石進發,途中如不斷向東灣回望,你會發現站立於不同的觀景點,都有不同的景緻,而大半個長洲,均盡收眼底。如果能於清晨漫遊此處,遠望東灣海灘,水平如鏡,微波吻岸;微風輕輕吹來,深情一吸,直令你心曠神怡,甚麼煩憂、甚麼怨恨,皆忘記一空!天際間,但見大群麻鷹拍翼展翅、稍停,炯視四週、再飛,似覓食,更似欣賞、自得,大有「大地在我腳下」之豪氣。還有相思、烏鴉、白路鳥、鴿子及其他或長咀、或長尾之不知名雀鳥,隨意飛翔。山、海、奇石、蒼翠綠林,大小各色盛放花朵,穿插於其間,構成一幅大自然的珣麗圖畫,而人於畫中與大自然融合一體。拍友勿忘立此存照,實人間仙境難求,雖說不上是「香格里拉」(Shangri-La,藏語:意即世外桃源),亦不遠矣! 在新建而未命名之觀景亭內,可稍作休息,遠眺港島,如果天朗氣清的話,甚至可以見到仰天橫臥馬灣海峽之青馬大橋。亭左方有一道石階直下觀音灣之石灘,有一小亭立於該處,與饅頭石(俗稱麵包石)遙遙相對。如有興趣,可於此垂釣,至於收穫,便看你的技術和運氣了;如藝高膽大,可來回跳躍於巨石間,捉小蟹、挖海螺,亦另一樂趣,但切記要留意潮水漲退及風浪,免生危險,欺山莫欺水也。而觀景亭前有另一小徑往花瓶石及人頭石,沿路有由麻石柱橫直交錯建成之圍欄,貌似長城之格局,故又被稱為「小長城」。「長城」四周亦分佈各大小怪狀之巨石,有神秘詩人自稱「二傻」,憑景詠詩多首,以獨特書法寫於巨石上或書於木板,插在泥地下。內容多為警世之詩句,頗有寓意,亦間有寫情,寫景者。遊人不妨細嚼其味,或許可以一改閣下之人生觀也。以下為其中一首: 愛子勝於己,孝順兒女稀;他日人父母,因果難逃避。 而在花瓶石之入口處,有一粗繩繫於石柱,讓你游繩而下,然後小心蹅過草叢,進入花瓶石之小洞穴,再攀上巨石,滿足感油然而生,或可以與「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比美。雖然如此,仍是要注意安全。再往前行,人頭石就在眼前,如果有不理解甚麼是「觀點與角度」的「包拗頸(固執的人)」,請他來一趟吧!有人說看不到人頭,只見到蜂巢式的巨石一塊;有看到頭形的,但眼、鼻、口之分佈亦各有說法。誰對誰錯皆不重要,君可知多少年來,石頭兒任憑風吹雨打,看盡人間悲歡離合,遍歷朝代替換,依然屹立不倒,還是石頭兒,「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沿著家樂徑繼續向前行,臨海一帶,多石崖、峭壁,遇上天氣不佳時,巨浪直撲崖壁,「捲起千堆雪」,尉為奇觀!而遠望東南面之海域,就是「正氣歌」中:「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之零丁洋了。如於此際,閣下一發思古之幽情,相信文天祥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悲情,定然在你內心迴盪。回到現實,沿著迂迴曲折之小徑而行,途經其嶼別洞、歸元精舍、晨運公園、休憩亭、慈幼靜修院、包思高青年中心,直達南氹灣(長洲之南端),灣內有一天后廟及公園,廟雖細小,但仍有可觀之處,媽祖天后坐北向南,背山面海,清幽恬靜,與大自然合成一體,實為難得之淨土也。 離開南氹,沿石階直上,折回山頂道,有歷史悠久之建道神學院,其前身可追溯至1899年之廣西宣道會,輾轉至解放前,由創辦人翟輔民牧師之家人捐出現址建成。至今可說是神學中之高級學府,課程已辦至碩士水平,更有男女宿舍及藏書逾三萬冊之圖書館,故頗受海內外之神學者注目,能在此清靜環境專心靜修,鑽研神學,定能早日參透聖經的啟示。沿山頂道可依指示,下山回市區。(行程由愛暉營前起步計,約2小時) 以上為漫遊長洲之北、東、南之路線。而北遊,尚有一路線為沿北帝廟海旁,經冰廠、污水處理廠、長貴村、大貴灣然後上斜坡,達北山之山頂。有北眺亭可遠眺對面之東灣、觀音灣及西面之避風塘。亭前已築新路可直達北角咀;另外,正在築建一新小路直落東灣仔 一個尚在發展的新旅遊點,他日落成,將再作詳細之介紹。而此路線因路途遙遠及難度比較大,故沒有長途行山經驗及體力較差之朋友,如選此路線的話,務必要有充分之準備如飲品、乾糧等,並要分段休息,否則難以從容行畢全程。 至於長洲之西面,可遊之處亦不少。在十多年前,如要前往西面(張保仔洞一帶), 必需於街渡碼頭乘搭街渡往西灣碼頭方可,否則,便要上山下山才可到達西面,頗為費時。但現在已填海築成一寬敞之西堤路直抵西灣,居民可棄船從車(單車)或漫步往來市區了。遊人可先乘搭街渡往西灣,回程時再漫步西堤路。約五分鐘之航程,便抵達西灣碼頭,左面為美經援村,乃多年前由美國經援會資助建築費,由姚啟亨先生以廉價讓出耕地,聯合當年之理民府及長洲鄉事委員會(未有區議會之前,所有離島之地方行政及建設等,皆由南約理民府及當地之鄉事委員會統理)合力建成,將一群長居艇屋之貧苦漁民遷徙至該村。前方小徑盡處,便是香火鼎盛之天后廟,每年之天后誕,都吸引不少洲內水陸居民,甚至港九各方善男信女前來進香賀誕,非常熱鬧,屬長洲另一大型之傳統節日。多年前於天后誕期間,更有「搶花炮」之舉,後因危險而被取消,改為抽籤。廟旁建有天后亭,週亭遍植花草,天然古樹成蔭,加上海風,於此作一小休,享受一下大自然帶給你免費的「空調」,煩氣盡消。亭旁有一小路可轉至張保仔洞(或可於進入天后廟前之左首小路前往)根據指示至洞之入口處。想探究海盜張保仔,傳說中的巢穴或藏寶洞,宜先帶備手電筒,否則便要光顧洞口租電筒之小販了,因洞內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但如閣下身形稍胖的話,便不要冒險了,因洞之出口處頗窄。入洞時,宜讓身形較壯健者先行,因要稍為縱身跳下,然後協助其他同伴進入。之後,眾人要手拖手彎身貼右慢慢前進,近出口處,有一巨石貼地由左方橫伸向右方,全程約3至4分鐘。如想增添神秘,或可試將手電筒關掉,當會達到刺激之效果。而洞之出口處,雖設有扶手,但亦要逐一躍上及注意頭部撞石。出洞後,或許會有人認為有被「搵笨」之嫌,並作出張保仔當年怎會在此進出或藏寶之結論。然而試想這天然之洞穴和海盜張保同為存在之事實與史實,前人將之串連在一起,亦不足為怪也。而在張保仔洞附近,有很多怪狀巨岩,如刀削之峭崖,頗值得細心觀賞,尤其是對地理學有興趣者,相信一定可找到不少曾在書本裡提過的風化石、蜂巢石、石脈、花崗岩等等,呈現眼前。特別是左面之鯆魚灣,曾有考古學者於該處,挖出動物骨頭,被雕成工具,為首次在本港發現,更發現大量貝殼標本,經碳14測試,竟為新石器時代前之產物(公元前2200-2300)。 在張保仔洞之出口附近小路,便有指示往鯆魚灣及五行石之路標。灣前怪石嶙峋,佈滿四周,加以想像的話,可能會有:八仙曾在此過海、姜太公曾在此釣魚;到了鯆魚灣,要注意潮水漲退,因有一段路或要涉水而行。過灣後,要攀爬一小段路,便見到著名的五行石。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之謂也。此處有巨石,分列五處,巨石間互通,相生相尅;前人就是因此而名之為五行石。五行石下,有一巨大如球場之石床沿海橫陳而上,煞是可觀。曾有作家司馬龍撰文指出,長洲之南部地形,實為一在飛之龍,「龍頭在西南,東北角為龍尾」,山頂道之氣象站處,為龍頭之最高點,而鯆魚灣與白鰽灣間一段,則為飛龍在張口,看來亦頗神似。然又有另一說,則為鯆魚灣石床近海一帶,由右向左看,就是一條正在起飛之龍,且有相為證。無論飛龍在天也好,海龍破水騰飛也好,長洲自古以來,皆為頗受重視之小島,則似可定論,兼且人才輩出,為香港作出不少貢獻也。 觀賞完奇岩怪石後,穿過小徑往前,便是白鰽灣,此灣之沙較粗,水頗清而深,如泳術欠佳者,切勿於此下水,因風浪雖較小,但時有暗湧。亦有不少遊人於此垂釣、拾貝殼、野火燒烤,甚至露營。有前輩指出,此灣對開海底,曾盛產海膽(一種長滿黑刺成球狀之海產),其外殼破開後,內有鮮紅如蟹糕之物,和以雞蛋,用蒸水蛋方法清蒸,香氣樸鼻,美味無比,且營養豐富,難得之佳餚也。惜被大量捕撈,運銷東洋,現已非常稀少。 步出白鰽灣,可沿小徑經西園農場,即鯆魚灣畔已的私人別墅,落美經援村,然後沿海旁填海建成之西堤路,漫步出市區。沿堤亦可垂釣、踏單車、緩步跑。如遇上日落時份,望向石鼓洲方向,但見紅日猶如一個又大又紅的「咸蛋黃」,隨隨向水平線隱沒,卻還在依依不捨地展露她迷人的艷光,賣弄她有限的餘暉,讓你心底裏留下她美好的一刻。天色漸暗間,避風塘內的漁船,燈光亮起,隨浪搖擺,間有小艇緩緩而行,雖不見泛舟帆影,此情此景,亦不期然令人想起「漁舟唱晚」的調子來… 途中,經過另一天后廟(長洲共有四座天后廟,各具特色),此廟背枕青翠山崗,面臨大海,廟前正中,巨鼎矗立,乃長洲各天后廟中,最具氣勢者,廟內有碑刻顯示乃建於清乾隆37年,至今二百多年矣。廟前有一闊大之空地(填海得來),每年之太平清醮巡遊,乃於此處搭建「嘉賓棚」,招待來賓及遊客觀賞飄色、舞獅等表演項目。經廟轉入中興街前之路旁,有一巨壁,壁上有碑刻,由於發現時,其字體及內容已不完整,只隱約推敲為一中藥藥方,至於刻於何時及為何刻於此壁,則有待專家深入研究了。 當行至中興街之中段,拾級而上,便見到洪聖廟。查洪聖者,海神也。漁民以海為生,故信之甚篤,每於洪聖誕(農曆二月十三日)前後,善信進香不絕。在廟側後之山崗,見有「方便醫院」此院乃長洲歷史中,佔重要一頁,他日將另文詳述,但現在亦由於歷史因素,在地權上仍在爭議中,而其所佔之範圍,卻逐漸似被廢里棄,殊為可惜。唯望各方以長洲坊眾之利益為大前提下,及早解決,則長洲之福也。 離開方便醫院後,便轉入市區範圍了。在海旁一帶,食肆眾多,豐儉由人,更可直入街市大樓,揀選生猛海鮮,然後交給酒家、飯店代烹,享受一番。亦可逛街購物,買些地道懷舊特產美食作手信。(此路線全程約四小時)。 回說剛才於離開白鰽灣時,亦可沿山路直上(即不折回西堤路),經過墳場及火葬場,漫遊長洲之西南面。沿路兩旁,綠樹林蔭,飛鳥相伴。曾有詩人吳天任以詩詠長洲之山頂道: 曉趁微涼陟嶺西,林巒霧氣眼中迷;海天獨立無窮意,日上雲濤一線齊。詩人的心境和意境,往往比我輩常人高出若干層次,雖然不能百分百領略其中意境,但相信亦可大致想像其所表達的情景吧!再經過氣象台及雅寧苑公屋,至天福亭。於此可視乎時間及體力,繼續沿山頂道往北遊覽(即先前介紹之南氹、關公亭等景點)或者拾級下山,至中興街返市區。 在歸途中,你會感到心靈得到洗滌,煩惱盡皆一空!回心一想,實有:向吳天萬里,一葉歸舟,歲月盡悠悠。有清歌一曲,幾渡春鶯囀午,伴我遨遊之意景。 以上乃漫遊長洲之大概路線,惜由於篇幅所限,有不少較細緻之介紹,被迫省略,日後有機會,當以專題補充,望各諸君原諒。 :: Sitemap |